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规划 >> 正文

防灾科技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4-28 [来源]: [浏览次数]:

 

防灾科技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1.26

“十三五”时期是我校实现“二次创业,分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二步“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高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开局期,是进一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机遇期。为明确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增强发展的科学性、前瞻性与战略性,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国家防震减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办学环境明显改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人才培养开创新局面。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有力促进了教学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进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完成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固体地球物理学”、“地质工程”分别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8个教学团队获批省部(局)级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奖500余项,其中全国性奖励117项。本科生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分别达到97.4%和93.5%,一次就业率和考研率分别达到85.2%和21.5%,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科研和社会服务取得新进展。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5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00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50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13项,年均科研(技术服务)经费达到1133.2万元。2013年芦山地震、2015年鲁甸地震发生后,学校先后派出4支队伍共计27人次,奔赴地震现场参加灾后应急救援、房屋鉴定、灾害损失评估和科学考察工作。行业培训工作稳步开展,年均培训500人次,2015年获批国家级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师资队伍数量大幅增加,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进一步改善。完成建设面积3万平米,维修改造面积3万平米,教学用房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建设实验室(中心)35个,各类实验单元91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86个,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2.4万元,实践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图书及信息资源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在“十二五”期间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现有办学能力和办学条件与防灾减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差距依然明显。主要表现在:

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需要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滞后,产学合作、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综合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实践教学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的内涵建设不足,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进一步改革。

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亟待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行业和社会的意识不够、能力不足、贡献率偏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少、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体量小;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措施不完善。

师资队伍水平落后于事业发展。人才引进力度不大,效果不显著,高水平人才严重匮乏,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整体偏低,人才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

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学校筹措资源的渠道单一,办学经费存在结构性短缺。生均占地面积、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宿舍面积仍未达到办学基本条件指标要求,青年教师周转住房紧张,学术交流和行业培训场地、设施不足,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系列改革举措,为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突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为我校与地震系统协同建设“行业特色一流学科”,汇聚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领军人物、产出更多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提升服务国家防灾减灾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国家积极引领、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模式,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措施。国家将进一步完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为我校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学生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提供了可行路径和条件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增多和人口密度不断加大,灾害风险不断提高,防灾减灾任务更加繁重,《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事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校作为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在培养高水平应用人才和提高一线人才队伍能力素质等方面肩负重任,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地理位置是影响高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地处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区域,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抢抓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京津冀人才资源、行业和社会办学资源,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是学校面临的全新课题。

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之间人才、生源、经费、资源等各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面对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保持清醒头脑,主动适应环境变化,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精神,加快推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二、指导思想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布局,加快创建高水平防灾特色大学的步伐。以综合改革为动力,合理定位、特色发展;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学科建设为支撑,引领内涵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加强和改进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使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发展目标

(一)战略目标

到本世纪中叶,学校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文化厚重;成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并举,创新人才辈出,在国内防灾减灾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防灾特色大学;建成中国防震减灾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辐射中心、信息交流中心。

(二)“十三五”目标     

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更加适应防震减灾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确保2018年前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增设10个左右本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左右,年均培训1000人次以上。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示范实验中心等方面取得突破。

防震减灾学科建设水平快速提升。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优势学科在国内的地位得到明显提高,其他学科得到较快发展,在防震减灾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较大提升。力争在防震减灾领域的一批学科达到硕士和博士点建设水平,争取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震安全工程)学科进入国家 “双一流”(行业特色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科研核心竞争力快速提高,服务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努力产出一批具有防灾特色和国内影响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年均发表权威收录论文合计达到200篇,年均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4项,其中至少1项为二等以上。

师资队伍力量显著增强。加快建设一支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规模达到550人左右,高级职称人数达到28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达到100人,新增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领军人物及学科带头人20人以上。专任教师中具有出国研修(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超过10%,具有国内访学或企业实践经历的比例超过20%,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30%。

基础办学条件更加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与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实践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效益大幅度提高,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加快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建成便捷、高效的教学信息交流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和谐校园基础更加牢固。统筹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倾情倾力关注民生,教职工待遇得到有力保障和提高,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更加和谐稳定,教职工更加敬业爱校、健康幸福。

四、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提升“三个能力”,推进“三大建设”,实施“三项举措”。

(一)提升三个能力

提升学生专业、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大类和全校选课平台,增加学生自主选学机会和自主学习时间。鼓励学生通过学科竞赛成绩、创新创业成果等置换课堂学分。构建教师引导帮扶、学生自主学习的制度环境,深化产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以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能力。

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和自我发展能力。落实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科研奖励和公派出国学习等制度,鼓励和要求教师参与科研、技术服务等项目,在科研和教学团队中团结互助、共同提高,在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工作中提升能力、提高水平,实现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整体提高。

提升学校服务行业、社会的能力。深入开展面向地震行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张衡地学班、鲁班工程班等试点改革,为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建设好国家级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扎实推进行业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在防震减灾科学研究、监测预报、震害预防、应急救援和科普教育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二)推进三大建设

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努力完善学校内(外)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理事会、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等重要组织形式,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在学术领域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稳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改革,以实现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优化、提高管理效能和工作绩效为目标,构建学校为主导、系部为主体的校、系二级教学管理模式,激活系部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一套推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体制机制,促进“责、权、利”、“人、财、物”的协调统一。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分类分级业绩考核为重点、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体现岗位性质和绩效的考评办法,形成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

扎实推进专业与课程建设。建立包括同行专家、实习基地(企事业单位)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社会发展,确定各专业培养定位(学科方向、职业技术方向),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修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跟踪和诊断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和实施方法。继续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完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的效能评价机制和向学生开放制度。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设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3-5个品牌专业,争取1-2个专业参加国家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试点。加大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力度,力争实现3-5个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争取开展招收留学生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完善从招生到学位授予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完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建立专业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以及教学质量预警机制。围绕防灾减灾及相关领域,分步增设地理科学、水利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消防工程等8-10个本科专业,每个新专业新建1-2个保障专业教学运行的基础实验室,建设好新专业必须的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和实践教学条件。学校本科专业规模30个左右,每年招生的专业在26-28个左右。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原有重点建设课程、精品建设课程等更新升级,加大对考试题库内容和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力度,争取10门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标准,60门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标准。加快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及其信息化建设,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建设50门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加强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师生网络互动、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与利用。建设双语教学课程30门,争取主编和参与国家级规划教材3-5部,遴选一批外文教科书作为专业课程教材。

强力推进防震减灾领域学科建设。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内容、任务与保障条件,制定各重点建设学科和创新团队的主要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任务。面向国家提高防震减灾的重大需求,协同地震系统教育、科技资源,推动地震安全理论与应用为重点的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震安全工程)学科建设,争取进入国家“行业特色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以“行业特色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着力培育和建设固体地球物理学、地质工程等优势学科,着力培育和建设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地学、工程、仪器和信息类的10个二级学科。争取在“十三五”期间,1个学科达到博士点建设水平,2-3个学科达到硕士点建设水平;“十四五”期间2-3个学科达到博士点建设水平,10个学科达到硕士点建设水平,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进入国家“行业特色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瞄准地震安全工程的重大科技问题,协调行业内外科研力量,组建一流学术团队,开展联合攻关,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创造一流研究成果,培育一流创新人才。积极推进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实质性科研合作的领域和深度,联合建设学科专业,共建教学科研基地,共同开展重大项目的合作研究。

(三)实施三项举措

实施师德师风和职业素养教育,寓教于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内在责任自觉,弘扬“ 半根粉笔写春秋,两袖清风书华章”的精神境界,加强教师职业素养教育,促进教师道德使命、学术使命和育人使命的回归。以严谨、求实的教风,促进学风、考风的根本好转。严格教学纪律,守住教学底线,坚持巡教、巡考制度。把执行教学纪律、学生满意率,以及毕业生就业(考研)率等作为系(部)专业教学评估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排名靠后的系(部)和专业要求自我检讨、专家会诊、领导约谈和限期整改。建立帮扶“困难生”的暖心、惠生体系和机制,发展其心力,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进一步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把(教师)“教”与(学生)“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打通教师教学活动直接受益于学生的最后一公里。在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和培养,教学资源(实验室、精品课程、图书信息资料等)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项目等,以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受益为最重要评价依据。

实施全方位教育管理服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积极探索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塑造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学校艰苦奋斗的校史教育、开展艰苦专业、艰苦工作环境专题教育,引导和激励学生热爱防灾,以校为荣,增强学生凝聚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进一步严肃学风,严抓考风,完善促进优良学风形成的长效机制,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情动力和意志力,戒除影响学习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奋发进取。继续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引导大学生宿舍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加强大学生法制观念的教育,维护大学生正当权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水平。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扎实推进辅导员联系学生、服务学生的制度建设,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高度重视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和关心辅导员的工作状况,为辅导员的发展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就业能力。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学籍、学分和学位管理制度,改进教学、考核方法、改善创业指导服务等途径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改革现行课程学分体系,压缩必修、增加选修课时学分,增加学生选学、选修机会,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稳妥推进学分置换办法,在保障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础上,让有能力的学生通过国际国内权威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成果、职业资格和水平考试等获得学分,并置换其他课程学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大力推进学校与京津冀地区企(事)业单位联合,协同育人的产学合作平台,完善校所(局)合作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就业能力。

五、重点项目

为实现上述主要任务,“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实施6项重点项目,预算投入7.92亿元。

(一)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项目

在京津冀地区选择一批实力雄厚,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协同培养人才的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在地震行业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局(所)和任务型事业单位,作为协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综合实习基地。基地建设要满足师生实施创新创业项目研究、设计的条件,教师要带项目、带学生到基地,带成果(培养学生成果)出基地。通过持续的项目支持,创造批量学生持续的实习实践机会,保证基地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持续、高质量运转。每个专业至少建设一个综合实习基地,在现有6个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争取3-5个达到省(局)级产学合作基地,建设8-10个校级产学合作示范基地。学校与基地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基地建设发展计划、共同修订基地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基地创新创业项目,完善相关运行与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地的集聚、辐射和示范效应。

以建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目标,推进高水平特色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运行管理和效能建设。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以两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在现有35个实验室(中心)基础上分步规划建设10个左右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着力从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教学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与成果等方面加强实验教学建设,从队伍素质、队伍结构、学术能力等方面加强实验队伍建设,从管理体制、信息平台、运行机制方面加强管理模式建设,从仪器设备、维护运行、环境与安全等方面加强设备与环境建设。通过重点建设,建成网络与信息安全、灾害仿真模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增3-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力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新专业拟建1-2个实验室,保障满足基本实践教学条件的要求。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项目预算投入1亿元。

(二)防震减灾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加大与防震减灾领域学科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在现有实验室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服务防震减灾科技创新和提升学科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具体建设规划见表1

1  “十三五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表

序号

名称

相关实验室

支撑学科

主要建设内容

研究方向

经费

1

地震孕育环境探测与监测实验室

地震监测、地球物理探测实验室;数据处理中心;大型水槽实验室

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三河-平谷地震科学试验场地震监测台网、深井观测系统、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系统

以发震断裂为目标的地球介质探测与监测方法、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2600

2

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灾害实验室

基础地质、新构造年代学、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

第四纪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和地质工程

裂变径迹、ESR测试、三维地震勘探、测井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器,无人机航拍系统,新构造试验模拟系统,遥感、GIS软件

活断层探测理论与方法;孕震构造识别和年代学;地震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

2200

3

地震地下流体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实验中心

地下水动力学、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实验室(合建)

水文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流体和环境检测新型多功能传感器、现场快速检测仪器、高精度水位仪、地下流体监测数据处理软件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深部流体高温、高压环境下与岩石相互作用模拟

1700

4

强震地面运动预测实验室

地下结构与工程地质试验场,岩土工程实验中心,工程地震、强震观测、土动力学实验室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500t.g土工离心机振动台,断层、地壳破裂模拟、特殊土动力性能试验设备,大型地质工程计算软件

岩土工程动力稳定性分析;工程强震地面运动预测方法;强震地表破裂工程预测方法;高烈度区地震灾害风险研究

2800

5

工程建筑抗倒塌实验室

地震模拟、结构检测、结构低温仓试验室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升级双水平振动台为三方向振动台,工程结构伪动力试验装置系统

工程结构抗倒塌机理;抗倒塌设计方法;减隔震技术研究

1500

6

振动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实验室

工程振动测试、防灾减灾装备实验室

仪器仪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地震测量和振动仪器检测标定系统,地震仪器研发精密加工、测量、数据采集、标定等实验设备,地震仪器博物馆

振动仪器开发、仪器室内外环境测试、仪器检测标定及仪器自动化生产等方面。

4000

7

地震大数据实验室

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实验室

计算机应用技术、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基于Hadoop及Sparker大数据分析处理硬软件平台、网络空间安全综合实验平台

震情资料实时获取和处理;应急救援辅助决策;地震大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地震会商软件研发

1000

8

灾害风险管理实验室

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灾害信息与危机管理系统、地震应急救援实验室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地震应急现场支持系统和灾害应急响应与管理系统;流动车载通讯和应急指挥平台设备;模拟新闻发布系统

灾害应急响应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经济损失快速评估方法;灾害新闻传播理论和方法

1000

(三)人才队伍建设项目

为顺利实施 “行业特色一流”为引领的学科发展计划,学校坚持重点人才重点支持特殊人才特殊培养,拟在防震减灾领域引进3名左右国家级领军人才,在防震减灾领域相关重点学科引进17名左右带头人(见表2)。发挥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促进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对防震减灾事业的贡献率

重点引进和培养10名左右长期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教学科研成果突出,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名师。发挥教学名师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成省(局)级教学团队10个,力争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

表2  “十三五”防震减灾重点学科人才引进规划表

行业特色一流学科

博士点培养学科

硕士点培养学科

领军人才

学科带头人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固体地球物理学

地质工程

固体地球物理学

3

2

第四纪地质学

2

地质工程

3

结构工程

2

岩土工程

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

2

计算机应用技术

0

2

应用经济学

0

1

新闻传播学

0

1

合 

3

17

(四)基本建设和维修改造项目

为保障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顺利实施,完成基础教学楼、学生及教师科技研发中心、学生公寓楼、防灾减灾教育综合楼等建设项目,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预算自筹投资11570万元、中央投资12028万元(见表3)。做好学生公寓楼维修改造、文德楼维修改造、教师宿舍楼加固维修项目和水电等管网的重点改造项目,对典型楼宇进行节能改造。其中房屋修缮预算中央投资6096万元,基础设施改造预算中央投资7800万元。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规划建筑

面积(M2

立项

时间

完成

时间

投资估算

(万元)

经费来源

(万元)

自筹

中央

1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学实习基地

9194

2016

2017.12

2500

0

2500

2

学生及教师科技研发中心

35900

2016

2018.12

13928

10000

3928

3

北校区4号学生公寓楼

10350

2016

2017.12

2070

1570

500

4

防灾减灾教学综合楼

15000

2017

2019.12

5100

0

5100

合 计

70444

23598

11570

12028

表3  “十三五”教学用房建设项目规划表

(五)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

加强信息化安全建设,实现全院服务器、存储等大型IT基础设施集中化建设和管理,搭建完成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管理平台,整合各类系统资源,建立开放的学习、交流和互动平台。建设实验室智能管理平台,提高实验室管理效能,提高设备利用率;建设数字化课堂教学系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搭建计算密集型和数据密集型基础平台,为地震大数据技术应用提供条件保障,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供硬件平台。

(六)防灾文化建设项目

将防灾文化建设融入校园建设整体规划,不断强化防灾文化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校史馆、主题园地、防灾文化长廊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充分发挥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及相关专业实验室防灾教育功能,面向公众传播和普及防灾文化。成立防灾文化建设与传播中心,发挥学校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势作用,加强资源整合共建共享,深度开展防灾文化研究及推广工作,推进防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六、实施保障

认真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从计划、管理、经费、改革和组织各方面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实施规划

学校成立“十三五”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学校总体规划的实施;各有关单位要明确规划实施的专门负责人,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将规划任务逐年分解,切实制定好年度计划,提出年度详细目标、重点任务和实现目标的具体工作部署,制定和完善配套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和相关政策,分年度、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切实做到“决策部署以规划为依据,工作目标以规划为指南,考核工作以规划实施效果为主要标准”。  

(二)健全组织体系,强化评估调控

建立健全学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规划评估和监督机制,设立规划评估委员会,为学校中长期战略规划、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提供咨询,定期对规划实施过程、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测评估,对规划实施发展方向、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三)拓宽筹资渠道,规范资源管理

探索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多元化筹资渠道,鼓励通过合作办学、科技开发、社会捐赠、基金运作等方式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扩大社会资金的募集渠道和规模。坚持以规划引领投入,全面推进办学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科学统筹资源投入,合理分配人员、运维及建设经费支出,促进收支规模协调增长。为充分保障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学院“十三五”期间建设投资7.92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投资6.263亿元人民币,学校自筹经费1.657亿元人民币,具体投资规划见表4。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经费计划

(万元)

经费来源

(万元)

1

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

仪器设备、计算软件、信息化建设、科研项目、图书等

16800

中央:16800

2

专业、课程和教学实践条件建设

仪器设备、教材建设,课程、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新专业建设等

10000

中央:10000

3

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进修、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

5800

中央:800

自筹:5000

4

校园文化建设

防灾文化景观建设、数字校园建设、校园改造和绿化美化

9000

中央:9000

5

基本建设及基础设施维修改造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学实习基地、学生及教师科技研发中心、北校区4号学生公寓楼、防灾减灾教学综合楼、基础设施维修改造

37600

中央:26030

自筹:11570

经费合计

79200

中央:62630

自筹:16570

表4 “十三五”建设投资规划表

(四)深化内部改革,激发创新活力